听古典音乐是裝屄吗?

刚在 iTunes 上整理了一下之前购入的古典音乐,所以有感而发想谈谈古典音乐。

说起古典音乐,大众的第一个感觉就是——「这是在裝屄吗?」。

实际上是真的「裝屄」吗?

抚心自问,确实有这样的倾向,但这并不是古典音乐特有的,亦并非古典音乐特有的原罪。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与古典音乐类似的音乐流派(如民谣、乡村音乐等小众音乐(这里的小众是相比起流行音乐))之时,都会有一种独特的「裝屄」倾向的特性。

这是为什么呢?

在讨论这问题之前,我姑且先把「大众」理解成「集体」,把「小众」理解成「个体」。人们既渴望得到集体的归属感,同时也会想要标榜独立和标新立异。而我们常说的「大众」,严格说应该为「俗人」,即其为集体归属感的需求高于对标榜独立的需求的人。而不是「俗人」的人,则反之,更追求标榜独立。

所以,我们要谈论的是,「鄙视链」和「优越性」的问题。

先谈论一下「优越感」的事情

准确且不掩饰地说,几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身的优越感。因为人需要「感觉自己在某些方面挺厉害的」才能大致愉快地活下去,不失性。但与此同时,换个角度看,一个人的优越感之所以招致反感,常常是因为威胁到他人的优越感。(@陈醉 知乎)。

当人听古典音乐、民谣等小众音乐,在听的人的内心可能生成了一种不自知的优越感,而这优越感的表露可能威胁到了「俗人」的优越感。在此,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——哪怕是「俗人」也是有优越感的,但优越感不代表胜利。

再谈论为何要维护「鄙视链」

实际上现今我们的文化产业是一个品味的低买高卖的贸易行业,而无关创造。维持品味剥削才能养活品味掮客。所以要维护鄙视链。(@zhaoboshuijiao

我们常说社会很「浮躁」,但事实上,这「浮躁」的社会就是大家一手造就的。大家在各个领域、方面为维持自己内心的优越感和舒适感,会不断地对别人的优越感进行打击,而为使打击他人优越感的效率提升,进而把打击的手段一步一步转化为品味的买卖上。当品味已经可以用来买卖的时候,这个社会自然就「浮躁」了。因为大家的目光早就不在内容本身了。

总而言之,维护「鄙视链」才能让大家的优越感得以保证,哪怕这并非最优解,但为了达到目的,这效率是最快的。在面对「效率至上」的社会氛围,在面对艺术、音乐等有关品味的内容的时候,氛围的腐化和强势也凸显出来了。

所以说,这就是「裝屄」了?

所以,难免落俗,听古典音乐就是一件「裝屄」的事情。但如果为何不换个角度去思考这个「裝屄」的问题呢?如果我听古典音乐就是为了裝屄,而因为想「裝屄」而入门古典音乐。接下来,又很凑巧地觉得古典音乐真的好听,进而发掘到当中关于美的部分。对美的追求总是人类的天性,这一份追逐会变成热爱。

一步一步地,忘记了当初只是为了「裝屄」地听古典,转而真心爱上的古典音乐。

是的,这就是我的心路历程和真实写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