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有很多的沟通,失败的经历大概也不少。但是如果从那么多的经历里面提取当中失败的部分,一时半刻是没什么头绪的。这让我不得不想起一句话,好了伤疤忘了痛。沟通失败的时候肯定是恼火的,可事后,或问题已经解决,或不再有交集,失败的恼火也随之烟消云散了。
考虑到大家普遍都会在沟通的「解码」和「编码」的阶段说事,我自己想的,也是编码和解码的问题,不过我是从渠道出发延伸考虑到编码和解码的的问题。所以先抛出一个观点,在生活中,很多时候的误会,就是因为渠道的不恰当而导致的。
我今天就单单以「微信」这个渠道说点事。
首先微信的沟通,可以有三种表现,一个是 一对一沟通,也就是单独聊天;一个是 多对多沟通,也就是群聊;还有一个是 一对多沟通,可以理解为朋友圈。
一对一沟通
微信上的一对一的沟通,总会两种尴尬的情况:
一是在紧急情况,无法进行及时的沟通,显然微信就不是一个紧急情况下合适的沟通渠道,渠道的不合适,会导致应该进行的沟通走向失败。
二是,容易导致 * 话说不清 *。文字固然能明确表达自己观点的,但我觉得这种情况是在写论文的时候,因为你可以洋洋洒洒几千字去论述一个点。可在日常生活中,你总不能用几千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吧。可以我认为,微信这个渠道适用于生活日常的编码,而不适合讨论和论述之类的编码。
多对多沟通
多对多沟通,有一个很尴尬的点——接收却不说话。当你把你想说的东西编码发送出去了,可是群里面的人,就是不响应。
负责任的说一句,除了少数人是在放弃使用微信或者是情况不允许使用手机,大多数情况下,综合各种情况,群里的信息,都会在一小时左右内接收到。而现实是,大部分情况一小时之后,群里,或者是对方,无人说话。
当中就产生了一个问题。发送者不知道自己的信息究竟有没有传达,无法得到反馈。暂且忽略编码的问题,如果自己的信息输出了,而得不到反馈,无疑这是一次失败的沟通。
一对多沟通
说到朋友圈,这是微信这个功能的中文名,英文名是叫 “Moments”。我自己的理解是,英文名强调的是「分享瞬间」,而中文名强调的是「交际沟通」。
分享瞬间,可以是孤芳自赏。而交际沟通,意味着双向的互动是当中必备的元素。最直接的理解,当你发一条朋友圈的时候,别人留言,你回复。这就是一次沟通。而我今天想说的,不是这种表层的留言与回复,而是隐匿在其中的隐性沟通。
当你发出一条朋友圈的时候,其实你就是编码并传达了出去,也会出现大量的接收者。而他们通过各自的解码,从而接收到了不同的信息。而反馈呢?如果像前面我所说的留言和回复,就是最直接的反馈。然而可怕的,是一些莫名的反馈。举个例子,你秀了个恩爱,有些人的解码是「你是在虐狗」,而反馈是,「我不评论你,但我在生活中疏远你」。如果因为自己的一时痛快,而导致这种情况。我想,也算是一种沟通失败吧。